中国跳伞最高多少米?
我来刷新下纪录吧,今年7月在四川崇州,我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飞机上下),然后成功开伞。 开伞状态大概每秒下降40m左右。 当然这不是我个人的最高纪录,2013年6月我和队友在甘南合作乡完成过一次12000米的降落,那是一次训练中意外出现的高度。但在那之前,我的记录是2009年在云南完建的4300米高跳。 下面上图。
1.这次任务的高空气象图 我们这一次的任务是通过高空飞行,为某型号导弹进行定轨。为了数据准确,需要飞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水平方向的一圈盘旋,最后按照指定角度入轨。图中黄色标记A点为起跳点,蓝色线为预定入轨轨迹。起飞时飞机所在位置大约海拔5800米(实际比这个高度要低一些)。 飞机上的压力计显示的压强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在5800米处,大气压强只有海平面的70%左右。
2.准备 在起飞前半个小时,我们穿上特制的跳伞服,佩戴装备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这套衣服采用特殊的材料,能够承受超过人体自重数倍的压力,同时具有防撕裂的作用。 我们的头盔上安装有应急氧气瓶,用于高空缺氧环境下的生存。
降落伞的大小是根据体重来确定的,我的降落伞重14kg,最大承载重量110斤,因此能够带更多的设备和补给。 开伞索由主伞和副伞组成。在空中打开伞包之前,它们通过套环相连。这样如果主伞打不开,副伞会及时打开,确保人员安全。
3.起飞 飞行在5800米的高空平稳前进。这时我穿戴着全套装备坐在座椅上,感觉很沉,行动不太方便。在飞机上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欣赏了云层上美丽的夕阳。随着机舱内灯光渐渐变暗,高度表的指针越指越高,即将进入夜航阶段,我有些紧张起来。 突然机身一震,安全带把我紧紧捆住,“快开门!”驾驶员通过无线电呼叫道。我迅速拉开舱门,全身用力后仰着跳出去,瞬间就感觉速度飞快增长。 我把头部尽量向后仰,但还是感觉晕眩,整个身体仿佛被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包裹着,所有动作都被拉长,时间好像都变慢了。接下来就是无尽的黑暗……
当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医院的床上,头部盖着冰袋,周围一片寂静。 “你终于醒了!”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走过来,“感觉怎么样?” “头有点闷……”我刚说出几个字,喉咙就像被人掐住了,声音断断续续。
在我国,跳伞运动主要分表演跳伞、造型跳伞、精确着陆跳伞、高空跳伞、特技跳伞、BASE跳伞、翼装跳伞等。运动用伞的伞翼面积较大,能很快地使人体减速,一般10秒钟左右就能使人体由自由落体状态减速到5米/秒左右的速度。而BASE跳伞、翼装跳伞属于极限跳伞运动,其速度非常快,并且要在极高的速度下开伞。
从空中实验室出舱活动的航天员,如果只使用降落伞系统进行返回着陆,着陆速度过大,容易造成航天员的损伤,且难以精确控制着陆点。因此采用软式回收系统着陆,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伞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跳伞运动的产生。1783年6月,法国孟格菲兄弟发明了热气球。
1797年,在巴黎当士兵的兰戈朗(1756~1802年),第一次从移动的载人热气球上跳下。当时他使用一块装在绳子上的床单作降落伞,成功地完成了跳伞表演。1901年,美国海军中校克罗夫顿在纽约长岛用载人气球跳伞成功后,跳伞才逐渐从“杂技”的表演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随后在美国、欧洲各地和苏联,跳伞运动得到推广,成为普及较广的运动项目之一。
1925年在维也纳第一次举行了国际性跳伞比赛。1951年成立了世界跳伞联合会。1956年在苏联格兹卡亚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1986年以后,每届锦标赛分两次进行:大型多具伞比赛和小型一具伞比赛,同年举行。跳伞运动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第一次进行了跳伞表演。50年代末期,跳低伞、特技伞和小造型伞等相继问世,因而促使跳伞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及难度的提高。
目前跳伞运动已普及全球,并成为各国军队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国家曾用飞机播送过数百人、多达数千人的跳伞队形;从飞行速度每小时100千米左右的螺旋桨式飞机、到飞行速度1300千米/小时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上跳伞;跳伞的绝对高度最高达15000米。在跳伞时借助先进的通讯和导航仪器的使用,以及在降落过程中使用拖车、快艇等,进行定向和夜间跳伞,使跳伞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我国跳伞运动从50年代开始逐渐在全国开展起来。1957年在北京举行了首次跳伞表演。1959年举行了首届全国跳伞表演赛。1960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跳伞联合会。1965年派队参加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7届世界锦标赛。1982年在南京成功地举行了第11届世界锦标赛。80年代后期,中国跳伞队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有较大突破,多次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