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多久流入中国?

秋薇家秋薇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80年代初,台湾电视台播放过译制的英国节目《The Snooker Show》(翻译成中文应该就是“台球秀”了)。 那时候我住在外公外婆家,每天放学就和小伙伴到附近一个游戏厅打电子游戏或者捉迷藏。

有一天发现一个大叔在摆弄桌面上的几个玻璃球,好奇的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打台球,并问我敢不敢试一下。我那时虽然玩过桌面上用乒乓球玩的桌面游戏,但确实没玩过台球,于是兴冲冲地拿了个凳子让他帮我挡着,自己跪在地上玩起了那些塑料制的球。 后来这个游戏风靡一时,很多男孩子都开始玩起来。我也在家里的书柜上找到一本旧书,上面有各种台球击球动作和各项规则的介绍,还附带一张可以折叠的台面纸。

不过那时候还不知道世界台球锦标赛和斯诺克,偶尔看到的新闻里提到这些赛事,感觉是很遥远的事情。 90年代初期,家里装修房子,我在一间杂物间里发现一个铁盒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杆黑色的英式台球杆和一个白色的小盒装铅球。我问父亲这是什么,他说这是以前用来练习台球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玩了。随后又给我演示怎么打球,但是已经没有什么人感兴趣了。 后来父母出去旅游,把我带到上海的一个网吧里,在网上搜索到一个视频,主题是教如何打斯诺克。看完这个视频后,我对这种台球运动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不停地问这问那,最后父母被我缠得受不了了,就网上买了全套的斯诺克台球器材。

从此我开始正式学习斯诺克,每天练球,看教学视频,收集相关的资讯。那段时间正赶上互联网刚刚兴起,很多信息都不充分,所以印象里经常看到类似“某网站独家首发的消息”这样的标题。 我一直把斯诺克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

郑天扬郑天扬优质答主

台球运动在清朝光绪末年随西风吹入中国,故有“洋八破”或“花木兰”的俗称,当时称之为“马吊球”。台球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晚清末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台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在大中城市的官宦显贵府弟及王公贵族庄园开始出现台球桌,台球运动成为显示主人富有高雅的装点,是一种附庸风雅的高级消闲娱乐。

第二阶段为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随着新中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台球作为体育外交的“友好使者”曾经发挥过独特作用。台球运动在五十年代得到发展,并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较好的继承,造就了几代优秀的台球运动员。

第三阶段为八十年代末期至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和体育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台球运动逐渐从大中城市的娱乐场所向中小城市扩展。随着台球运动的普及,各种台球协会和台球俱乐部在各地相继成立,台球运动已逐步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大众娱乐健身活动。台球运动在二十世纪末成为中国一种极为流行的群众娱乐健身活动。特别是斯诺克台球,随着世界职业斯诺克在中国大陆挑战赛的多次举办,加上电视媒体的广泛宣传,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在中国“迅速走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