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如何传入中国?

衡田衡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老大爷我出生并成长于河北唐山,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篮球。 当时对篮球的了解仅仅来自姚明、王治郅这些球员的介绍,再就是南师大校队经常来我们学校打比赛(因为我们学校有专门打球的场地,且条件较好)。后来逐渐知道了nba,看过一些直播或者录像,但那个时候没有网络,信息非常封闭,国内联赛和外援的情况不了解。只记得老大爷我很喜欢大梦奥拉朱旺,因为能够完成精彩的中锋技,此外还有滑翔机德雷克斯勒,巴克利等一些球星。

真正开始看nba是02年吧,大概,火箭和湖人的总决赛。从那时起开始崇拜乔丹,因为当时老大爷我已经练会了后撤步投篮,上篮以及突破,最常用的招式是从左手突破然后右手上篮或者抛投。此外我还学会了运球过人和一些卡位技巧。 但是真正让我爱上篮球的是03年,因为那年我进入了高中,遇到了我最尊敬的一位体育老师——张贵平!他除了篮球打得好之外,乒乓球羽毛球也都很擅长。尤其令我钦佩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比的爱与责任心。

刚进入高中时我的体重只有50kg,身高174cm,在班上属于比较瘦弱的类型。张老师看我个子不高且体能不好就让我当了班上的体育委员,并且把原来属于小壮的早操任务给我,每天带同学们打篮球。我记得最深刻的一次是下午放学大家排队放学的时候,他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我每天让你们跑步吗?是因为我在部队的时候,每次跑完步都会练习投篮,我从不下苦功的人,结果到了地方我投篮是最准的” 后来暑假来了,我每天在屋后的广场上练两个小时的篮球(老家住在农村,有个很大很宽敞的院子),开学之后我的体力好了很多,身体素质上升了一个台阶,最重要的是,我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高二那年我身高长到180cm,体重90kg。身体对抗不再处于下风,运球和传球也更沉稳,最擅长的技能是突破和上篮,因为拥有很好的腰腹力量可以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上篮动作,因此得名“唐禹哲(z) ”。

那时候网上基本看不到什么篮球视频,所以也没有办法学习更高级的技术。有一次我意外登录到一个网址,上面竟然有很多nba的比赛视频,从此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更多高难度的动作,当然也有更多的战术理念。

此后我便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除了日常训练,还尝试着做一些更难的高难度动作,好在都没有伤到自己。大学后由于居住地的改变使得我很少有机会碰球,但是每当经过熟悉的地方,总会想起和老朋友一起打球的时光,最想念那些一起锻炼的日子。

蓝淇锐蓝淇锐优质答主

篮球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1904年,当时在天津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为他的嗣子袁克定,从美国请来一位英国教练教其兵式体操,其中就有蓝球。翌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开办“传习所”时,又聘请了这位教练继续教课,篮球就这样传到了中国。但是,这种带有军事性的传习班,并未促使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与传播。

在一些大城市的教会学校中,篮球运动开始了。1908年2月21日,美国人林乐知在《教会新报》上记述了在上海南市徐家汇由美国人开办的沪江书院(原名会同书院)举行的包括蓝球在内的校内“游艺表演会”。

在上海,篮球也开展得较早。由狄赉若牧师为校长的徐家汇土山湾(原为教会的孤儿院)体育队于1909年1月,曾在上海江湾跑马厅举行盛大游艺会上表演打蓝球。但是,中国人正式组队接触蓝球运动是在1910年至1916年之间。在这七年间,天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一些教会学校与大学里才有了正式的篮球比赛。当时,由于对这项运动的名称未统一,所以,不同的报刊、不同的学校对这项运活动名称的译法也不同,在旧报刊上可以看到蓝球、蓝鞠、篮球等各种名称。

从1915年到1919年间,大中小学及教会中篮球活动有很大发展。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经常有篮球队进行比赛。1915年11月15日,北京通州协和女子大学举行了一次蓝鞠(篮球)比赛。此后,在北京、天津的多次游艺会上,都举行了蓝鞠(篮球)比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