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会申奥吗?
会,肯定会的! 1、从情感上讲 中国是奥运的发起国和发源地之一,中国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创办奥运会的时候就想到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若我能有生还,我愿在北京迎接2000年,在那里重新启动奥林匹克运动”。所以从中国举办奥运来讲,北京申办冬奥就是一个历史的延续。而且北京也是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2、从经济上看 北京申办冬奥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主办场地和交通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这些基本都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进行优化就可以了。对于经济上的负担并不大。而最昂贵的部分已经由国家承担,比如场馆建设的经费。据估计整个冬奥会约需150亿美元,其中90%以上的经费已经落实。
另外,为了办一届绿奥运,节能技术的运用,低碳环保理念的传播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些投资只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置,最终都是可以回收的。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并不差。
3、从政治上看 首先,申办冬奥会是一个国家行为,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在提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是有能力举办好这一次国际体育盛会,并且保证顺利进行,不出问题的。这是我们国家形象的重要彰显。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冬奥会这个平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家形象。增强国民自信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最后,可以充分借助冬奥会这个机会让北方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实现冰雪项目在大城市的普及,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冰雪运动,领略冰雪的乐趣。
总之,北京申办冬奥会有很大的必要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让我们祝福北京,祝福祖国吧!
卞贞优质答主2019年国际奥委会全会经过投票决定,法国巴黎和美国洛杉矶成为2024和2028夏季奥运会举办地,法国巴黎将成为202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美国洛杉矶则成为2028年的举办地,洛杉矶曾是1932年和1984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两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同时决定,国际奥委会历史上还属首次。
对于后续的奥运会申办,目前来看不太乐观。根据早些年的申办规则,候选城市需要经历多年多轮的投票表决,才能够最终确定,从申办到举办,一般需要间隔8年时间。
但2015年7月,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随后,根据这一改革议程的原则,其中就包括修改《主办城市合同》,大大简化了奥运会的申办程序,并取消8年的间隔期。也就是说,一国或城市在举办完一届奥运会之后,可以立刻申办下一届。当时在通过这一改革时,也意味着2024年奥运会的申办程序,将成为“史上最简”,此后,这一规则将逐步实施。
不过,按照新的申办政策,接下来的两届奥运会,分别在巴黎和洛杉矶举办。这两座城市都是奥运会的“常客”,分别是第2届(巴黎)和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举办地。此后的2032年夏季奥运会,将从2019年开始申办程序。
目前来看,美国的迈阿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意大利的罗马和新西兰的奥克兰有意申办2032年奥运,但这些城市都还没有确定申办,这就导致竞争可能会相当的激烈,在此期间,或许还会诞生更多的申办城市。
中国目前来看,应该不会那么早申办夏季奥运会,据中国奥委会前秘书长海振文透露,中国在2020和2024年暂未提交奥运会申请。
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此前,在1993年,北京曾以2票之差惜败悉尼,痛失举办第27届夏季奥运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