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棒球何时崛起?

劳嘉炜劳嘉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5年,我第一次接触棒球,在朋友的邀约下打了人生中第一局棒球。 后来因为一些事,我一直没有再碰棒球。 直到今年8月,我又一次见到了这个曾让我着迷的运动。 我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全国棒球联赛。 这个比赛是由国内的职业球队参加的,很多球员都曾是专业的棒球运动员,有的还曾在外国俱乐部效力过。

比赛中,一支队伍有四五十人,场上除了守门员外,还有内野手、外野手和打击者。 内野手负责接球和传球,分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外野手负责拦截对方击出的球,并试图抢球上垒。而打击者则通过挥棒争取使得本队得分。一个团队中一般会有4-6个打击者。

每局结束后,根据得分情况,各支战队会进行调整。实力较弱的队伍一般会更换掉自己的内野手和外野手,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虽然每场竞赛的时间并不长,但赛前热身和训练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认真。 由于国内职业棒球的发展尚不完善,参赛的多数队员都没有签约俱乐部。大家平时的工作就是打球。所以这些职业的选手水平也很高。

与业余选手相比,他们的反应能力和体能要更强一些。 比赛期间,我作为游击手(防守时站在二垒前面阻挡对方击球员),多次遇到对方强力打者。他们出拳很凶狠,为了阻止我拦球,甚至用脚向我踢击。但我依然凭借灵活的步法和顽强的意志顺利完成了任务,没让对方得逞。

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刺激。 虽然最终我们这支由业余选手组成的队伍输掉了比赛,但每个成员都在赛场上拼尽全力。 赛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气氛十分融洽。

我想,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不正是棒球带来最好的体现么! 这次经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棒球。这项被称之为“黄金运动”的项目。其实它不但可以带给人们乐趣,还能够让人们锻炼意志力,享受团队协作带来的成就感。 这也许就是棒球的魅力吧!

暨舒紫暨舒紫优质答主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在日本的中国台湾地区棒球运动员大量流向日本,促进了日本棒球的发展。这个时期,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投手,如刘耿佐、王云龙、李居明、周世哲、李政达、黄平、洪一中等。70年代,一些游击手和内野手从台湾到日本,如郭泰源、郭泰宏兄弟、赖麒文、朱元泰、吕文生等。中国台湾地区的球员成为美国大联盟的生力军。1999年,陈金锋到日本打球,成为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主投日本国家队的海外选手。

中国大陆的棒球运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6年5月,中国棒协在北京成立。中国第一支棒球队是山东棒球队,于1998年成立。1999年5月,全国棒球联赛在北京正式开始。2000年,北京猛虎队夺得中国第一届职业棒球联赛冠军。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将棒球、曲棍球、垒球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以备战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2004年4月,中国男子棒球队在广州成立,领队为魏继红,主教练为日本的仓光邦行。同年8月,中国男子棒球队在第26届亚洲棒球锦标赛中战胜中国台北队获得冠军,首次夺得亚洲冠军。2004年9月14日晚,亚洲棒球锦标赛最后一场比赛在台北市立棒球场举行,中国棒球队以2:0战胜韩国队,获得冠军。

中国女棒起步虽晚,但进步神速。2002年,中国女子棒球队在世界女子棒球锦标赛中获得亚军。2005年7月,第22届世界女子棒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女子棒球队获得亚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