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人为何无用?

花子怡花子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年轻人宁愿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说的其实是一类问题——现代青年在人生规划上出现的迷茫。 什么是职业规划?就是一个人一生当中要从事什么职业或者不从事什么职业,也就是个人事业发展所选择的途径。

现在的人很重视人生的第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即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选错了就要换专业;进入职场后,如果选错岗位就要换公司甚至重新选择行业。然而很少有人考虑自己的人生第二职业、第三职业生涯该怎么发展。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迷茫期”,处在这种阶段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往何处去,能够找到的工作要么不满意,要么待遇太低。于是他们选择了“啃老”——在家里吃父母的,住父母的,花父母的。用一句比较鸡汤的话说就是,因为他们还“一无所有”,所以只能“啃老”。 但事实上,这些人早已不再是一无所有了,他们拥有很多年轻人渴望的梦想和机会,只是他们的梦想太多而且没有具体化、行动化,所以他们觉得目前这些职位收入低或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他们选择了继续学习和提高,从而延长了自己的“啃老”时间。

当然,也有部分人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但这是建立在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前提下进行的。

所以我常说,如果你连自己要去向何方都不知道的话,那别人为什么要给你指路呢? 现在的社会变化越快、越多元,人们就越容易陷入这样一种迷茫之中,不知如何抉择。这时候你不用去理会那些冷嘲热讽的人说的“傻大胆敢闯就能成功”的鸡汤,那是没有经过精心提炼的毒鸡汤。

你应该仔细想想,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然后你为此需要准备些什么?你要具备哪些条件和能力才能取得你想要的? 想明白这些问题,你的人生就不会再迷茫了,而你也将不再是无用之人。

成寓晶成寓晶优质答主

中日韩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知足常乐”、“安贫乐道”、“三纲五常”。这使得社会大众往往缺乏改变现状、追求进步的动力,因此在历史上常常出现长时间的静止安定期。日本在其面临民族存亡威胁时,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强大。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由军人强人政权主导了重工业、高科技等核心产业的发展,从而走上强国之路。在这两个国家发生根本转变的背后,起到强烈推动作用的就是一种不断向上的民族心态,即强烈的进取心。

而中国由于幅员辽阔,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长治久安,千方百计阻挠、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广大民众只能老老实实地当自给自足的农民。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国人普遍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人民成为专制者的奴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使“不自由民”形成了一种依赖主人的惯性和惰性。这种心态沿袭到现代生活中,就成为依赖家长、依赖单位、依赖政府等的惯性和惰性,也就是自信心不足和缺乏自主意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