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板胶皮区别?
先放一张图,证明不是无机,是有机胶水。 很多业余球友以为有“香味”的就是有机,其实大错特错。有机和无机的区分不在于有没有味道,而是在胶水的黏性与是否速干上面。 目前市面上的胶皮按性能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外粘性(弧快打法)、内粘性(弧圈结合快攻)、反胶(防守反击)和正胶(近台快攻)。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销售的成品套胶都是反胶或者是正胶,因为这两种胶皮的工艺相对简单,而其他几种胶皮对于工艺要求更为复杂,所以在价格上也会更贵一些。 正胶是在胶皮表面刷上一层漆,目的是增加胶皮的摩擦系数;反之负胶则是用打磨的方式去降低球的运转速度。
在球拍普及的早期,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球拍都是正胶或者负胶,因为它们更适合大众使用且价格便宜,一套正胶或负胶配出来的球拍可以适应几乎所有的打法。后来由于反胶的特点更能发挥弧圈的威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反胶。
当然不是说正胶或者负胶就没有市场了,一些喜爱传统打法的球友仍然会选购此类胶皮。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无论购买哪一种胶皮都要仔细查看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日期,确保购买的商品在有效期内。因为在有效期限内的产品才能享受到出厂时的优质保证。
一、正手横拍
1、正手攻球与弧圈球
正手攻球有快攻与加转攻球两种,加转攻球类似弧圈球,但旋转稍差一些。使用两面不同胶皮的球拍,以生胶的一面为例,它的摩擦性能较差,击球时要靠快速摆臂来借力发力加大击球力量,产生快速的旋转。因此,这种胶皮上台后,若对来球摩擦不够,而用以暴力为主,就会产生快速上旋的短球,这时,若想改变来球的旋转是很难的。
2、正手搓球与拉弧圈球
用生胶面搓球,比用长胶面搓球的变形难度要小得多。使用长胶面搓球时,由于胶皮颗粒较长,要搓转球需要摩擦球的中下部,否则会产生轻飘的下旋球。上台后,对这种下旋球如用同样的力量以快搓的方法还击,来球因缺少旋转,而球拍摩擦产生一定的旋转,落台后不仅不转,甚至还会上旋。因此,用长胶面搓球,既要搓转又要快擦,这样落台后,球的旋转不十分转,速度也不十分快。在搓接快速的长球时,由于这种胶皮的性能不善于制造旋转,所以,不能像用生胶面那样进行搓接后就拉弧圈球,而应先搓一板垫后,借来球的旋转和力量来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二、反手横拍
1、用生胶面与长胶面的反手推挡球
生胶反手推挡球类似于使用普通胶皮的推挡,击球时,球拍向撞击为主,但手腕上要给一点摩擦力,这样推挡出来的球,落台后会稍有上旋或不转。用长胶面推挡时,要向前送擦,不要用较大的力碰击。碰击时,由于来球是有旋转的,落地时就会产生一些上旋或下旋,这样的效果击球较难控制。
2、反手小球
反手小球包括搓球、削球、摆短、搓加转球和反手拉弧圈球。用生胶面搓球或削球,对转球时球拍要向后缩些,增加摩擦力。对不转球时,向后缩少一点,增加下压力,搓球或削球后,击球的前半部时,出球较快,落台后旋球较转;击球的后半部是,出球较转,落台后球较慢。生胶面摆短,上台后回接时的运行路线有些拐弯,并且下榻较快。因此,运用生胶面摆短,能压住对方的反手形成连续进攻。
用长胶面搓球或削球时,首先要选择对转球。对转球时应尽量接触球的中下部,否则出球会很飘。对方上台后的回球,由于改变了原来的旋转,加之上台后运行路线受转的影响,落点和运行方向都难以判定,使对方很难还击。长胶面摆短,有相当大的欺骗性,落台后球是不转或下旋,加之下榻也较快,对方在接这种球时,很容易出现回球下网或出台。因此,这两种胶皮摆短进攻击,效果都很好。
在使用生胶面及长胶面反手拉弧圈球方面,生胶面的拉球效果要比长胶面好,生胶面拉弧圈球类似于使用其他胶皮拉弧圈球。在使用长胶面拉弧圈球时,受其胶皮性能的影响,在制造旋转上要加大力度,拉球上台后的落点,最好在对方的正手大三角区,这样容易收到好的拉冲效果。如果拉到对方的反手,就要看对方正手与反手实力的对比来选择拉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