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和兵乓球哪个对?
从技术的角度讲,乒乓球技术要复杂得多。因为乒乓球有个独特的发球规则,这个发球规则使得每个选手都要拥有自己的发球特色。每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都有自己独到的发球动作以及配合这种发球所采用的技术。 而兵乓球就没有这么复杂的发球规则及相应的技术来支持了。所有球员的发球大都是类似的,就是简单的颠球(单脚调整步法加右手发力击球)或快推(后退一步加上步蓄力快速推球)。当然也有诸如旋转球、弧圈球等比较特殊的发球,但是这种特殊也只是相对于乒乓球而言的。由于乒兵球在竞技要求上相对较低,所以学习新的技战术动作也比较容易。
个人认为,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还是学习打乒乓球更好一些。因为虽然兵乓球的技术特点易于掌握,但是想要打好却并不容易。而且两个项目的器材和场地的限制也各不相同。 打乒乓球不需要特别专业的场地,一个普通的篮球场就可以进行战斗。而打篮球则需要足够的身高与弹跳才能从事这个项目。至于兵乓球则需要特殊的球拍以及特定的胶皮,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去购买。
最后说一下技术方面。我认为兵乓球的技巧性要比乒乓球高很多。除了基本的搓球、拉球外还有弧圈球、削球等技术需要学习。而乒乓球则只需要掌握正反手拨、搓、拨勾、侧旋、高抛等等基本技术就能满足比赛需求。所以如果单单从技术上来讨论的话,似乎打兵乓球更需要一定的天赋。
1950年第一届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在标榜自己是“世界冠军”的时候,用了“兵乓球”来代替“乒乓球”,这个小插曲还险些让容国团错过参加世乒赛的机会。
后来,乒乓球成为国球后,就没人用这个方言化的别字来代替“兵”。现在,除了方言区,全国上下,但凡正规的文字报道,“兵”几乎被“乒”全面替代,但方言区的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报刊,还有用“兵”的。如上海《故事会》1997年的12期上,有个笑话:“某国乒乓球队想邀请中国教练,但对方误以为是两块木板在河里唱歌,就拒绝了。”这个刊物发行量非常大,每期销数在500万册,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从这里受到误导!
在我们日常的口头交际中,“兵乓球”仍然使用情况非常普遍,这可以说是约定俗成。但这个成俗的“兵”,纯属乱造。从字源的角度讲,是不可取的。
“乒”的规范读音是ping,“兵”的规范读音是bing,这个“兵乓球”的“兵”,是按照“乒”的读音来读的,这本身就说明是“乒”的音译。从发音来说,“乒”是后鼻音,它所代表的击球声音相对浑厚而低沉;而“兵”是前鼻音,它所代表的击球声音相对尖亮而清脆。这就告诉我们,以英语发音来参照的话,“乒”应该接近“ping”,“兵”应该近于“bing”,因此选择“乒”更为接近实际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