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看待体育运动?
现在的人,由于不懂得怎样安排生活才能使人生过得充实且有意义,于是就把精力全都投入到物质的追求当中去——挣钱、买房、买车、出国旅游……他们不知道物质是多么的空虚与无用;他们也从未思索过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佛陀教给我们一种能够让人获得无尽快乐的幸福之道,即八正道。它包括正确的思想(正见)、正确的观念(正信)、正确的意志(正定)和正确的生活(正行)。其中正行又包括三十七道品。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通往解脱之路的方法和次序。
而三十七道品中就有“四无量心”,它包括慈、悲、喜、舍(注1),这四种无量心是在学佛的过程中渐渐生起的。首先,我们要通过观修止禅(注2)让内心得到平静,然后在平静的状态下观修慈悲喜舍。
如果你是一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这种通过自我控制而发展出来的自律能力正是帮助我们修炼慈悲喜舍的最好资粮。当我们在训练或是比赛中遇到挫折时,我们往往会生出讨厌或者憎恨之心;这时,如果我们可以想到需要训练的对象并不是我们的仇人,而是我们爱的人,这种爱不是指男女之情,而是对一切生命如母般的慈爱,那我们心中的烦恼就会少很多了;然后,当我们看到他人受苦或遇到伤心事而心生怜悯,想要帮助他们脱离困境,这样的心情就是慈悲;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保持慈悲的心态,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快乐。
我曾在泰国寺庙短期出家,每天早上的功课主要是读诵佛经,中午和下午各有两个小时坐禅和经行的时间(注3)。在寺院里,每天早上我都会做两个小时的力量训练以及一个小时的速度训练,这样能让我的身体更加轻盈、灵活,有助于我在禅修时更好地入定。
在寺院里,我体会到了简单带来的快乐——每日只吃一餐,早上天没亮就起床,一整天都在禅修,除了早晚两次托钵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社交活动。虽然如此,我的生活却充满了喜悦。因为我相信所有的经历都是上苍最好的安排,所以无论我在做什么,我的心里都很平静。 后来我回到了美国继续学习和工作。虽然我不能像在泰国那样严格地按照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来生活,但我仍然保持了每日念诵佛经、每日坚持锻炼的习惯。而且我也将参加佛法课堂的学习作为自己日常功课的一部分。
现在我已退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及实践佛道。我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来阅读经典的译文,同时也会参悟经中的智慧。我每天还会做两个小时的力量训练和一个小时的速度训练。对于我来说,这些训练不仅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也是让我能远离欲望之绳的方便法门。因为当我沉浸在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中时,我心中不会升起任何世俗的欲望。 当我受到欲望之绳的牵扯而心生苦恼时,我会及时提醒自己回到练习中去。每当这时,我就会感觉自己又获得了自由。
注1:四无量心指的是:慈—希望一切有情众生安乐;悲—希望所有有情众生离苦;喜—见到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心生欢喜;舍—不偏袒、不执著。
注2:止禅(含内观)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可消除烦恼,获得身心宁静。
注3:经行是一种修行方式,即在固定路线上进行步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