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乒乓球底板适合快攻吗?

于贵致于贵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不是最佳的快攻用板,但可以用,有优势也有缺陷。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先简单说说快攻打法:快攻打法分为近台快攻和快撕(加转、减旋)两大类,以进攻型弧圈为基础,结合突击上篮得分或拉勾球得分的技术。主要代表球员有许昕、樊振东等。对乒乓球器材的要求是高弹性和高击球感。

再来看看TACLC-R2这款底板的性能参数: 由上图可知,这款底板是纯木底板,厚度为5.9mm,重量87g(直板)/90g(横板),力量数值中规中矩,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正反手弹性都比较平衡。 再从实际使用体验来进行分析: 本人水平有限,与专业选手差距甚远,仅以业余选手的身份来聊聊这款产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从性能上来看,这是一款纯木底板,虽然具有较高弹性和良好手感,但在控制方面可能稍有不足,难以做到收放自如;从结构上来看,是一块传统结构的底板,这在当今的乒乓球器材市场是比较少见的。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产品均为层压合板或者复合木板。因此在使用感觉上传统结构会有些不一样。需要适应其不同的出球节奏。

在实战过程中,我发现该产品具备以下优点: 上手容易,无论正手还是反手,能够较快掌握发力技巧; 旋转适中,比较适合喜欢发力进攻的选手,也能较好地适应不同胶皮的性能; 由于本身具有一定厚度,故而在防守时能比较从容地迎击对方来球,即便被扣杀也能够较为轻松地进行回击; 由于是纯木底板,故而在击球时能够较好地传递击球者自身的发力感。 对器材要求较低,不论是有基础的非资深爱好者,还是刚刚入门的学习者都能够比较容易上手; 较之其他同类产品,在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 当然,该产品也有一定的缺陷之处: 控制力较弱,如果存在一定基本功漏洞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误; 由于是传统结构底板,故而在稳定性方面比不上现在的层压合板或者纤维板,稍不注意就容易变形,从而影响使用感受; 由于本身性能较为均衡,不具备特殊的进攻或者防守能力,所以在选型的时候比较依赖使用者本身的风格。如果是追求均衡的选手,这款底板非常适合;反之,则可能浪费此板。

通过以上的介绍想必各位也对TACLC-R2这个型号的底板有了一定的了解。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建议各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挑选合适的底板,而不仅仅只看外表或者品牌。

丛婧琳丛婧琳优质答主

目前的国内市场上,大多数的内置海绵底板都宣传“内旋转强”,“适合快攻风格”,这是真的吗?

想要知道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快攻打法以及快攻打法的优缺点。

所谓的快攻打法,并不是只会拉上旋就叫快攻,必须拥有完善的正手、反手及两面摆速能力以及较强的前三板技术才能称为快攻打法。快攻打法是世界乒乓球的发展史上最先成熟的一种打法,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打法,许多欧洲选手,甚至许多弧圈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快攻打法的技术特点。

快攻打法的优点主要有三点:

1、技术动作小,出手速度快,连续性强,攻击性好;

2、由于动作小,击球时较为灵活,容易控制落点和结合步伐运用,因此相对攻球的落点变化也比较丰富;

3、正手技术比反手技术强,而正手区域又是台内球变化最多,处理起来难度最大的区域;

从以上的三点可以看出,快攻打法的攻击性能非常的好,因此许多的国内业余选手都会希望自己也成为快攻型选手。然而想要成为真正的快攻选手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快攻打法也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缺点:

一、由于击球时球拍与台面夹角较大,因此击球时对旋转的控制有一定困难,而旋转是乒乓球运动的灵魂,对旋转的控制差直接影响了这种打法在竞争时的能力被弱化,这也是快攻打法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二、由于快攻的正手击球区域是离身体最近的右手区域,因此反手区域的击球是天然的劣势区域,想要发展全套的反手技术难度很大,这也是许多近似的生胶型快攻选手在业余选手中很少见的重要原因。

三、由于前三板技术在快攻打法中非常重要,因此想要成为快攻选手对搓球的要求就相当高,由于搓球时必须用小的力量在引拍的同时克服球的旋转并通过回球增加旋转,因此对于摩擦球的技术要求相当高,而搓球技术属于摩擦类技术,对力量的控制要求极高,因此想要成为一个快攻选手对身体控制的精细度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也是许多国内业余选手很难掌握快攻打法的重要原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