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板是怎么做的?
以蝴蝶的底板为例,说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选材料,目前比较好的底板材料有阿尤斯、林巴和特制板材。其中阿尤斯又分普通阿尤斯和加硬阿尤斯。我们常说的五层纯木指的就是5层普通的阿尤斯叠起来的,而四夹板是4层阿尤斯+1层木板。通常高档一些的底板采用的材料都是这些比较昂贵的木材。 然后加工成木片(这个过程类似木工刨花)。由于木片形状极不规则,因此还需要进行烘干,打磨等工序做成木方。
最后,经过不同的工艺加工成长度相同的木片或者木方,按照一定的配方粘合在一起,压合,切割成一定形状后,打胶,冷却,裁切,贴边,包装。就成了成品底板了。 这个过程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过现在有很多机器取代了人工,大大提高了效率。虽然如此,一块好的底板仍然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这也是为什么蝴蝶等球拍厂商把底板价格定的很高的理由之一。
制底板时,先经过选材,将符合要求的木料加工并开榫后,再进行组坯,在组坯时,板子的中心一般用纹理竖立的硬木做芯层,外包两层纹理横向的软木。
最外层再用横纹硬木,使制成的板子软硬程度适中,这样制成的多层胶合板(即底板)具有结构紧密、击球感好、弹性足、回击球速度快、出球转动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般底板厚度为6.5—7.5mm之间。底板制成后,在底板的两面各粘上一层胶皮,正面胶皮一般是一面光滑,另一面有楞(也叫楞胶皮),楞分为长楞、短楞两种,楞的方向又分为纵楞和横楞(系指楞的方向与木板纵心方向关系)。
楞胶皮具有产生强烈旋转的特点,目前使用楞胶皮进行推挡的人很多,如匈牙利的施—巴塔、我国的王涛等。光滑胶皮(也叫光胶皮)有纯胶皮和海绵胶皮两种。
纯胶皮胶面本身很硬,具有回击球速度快、落点刁钻的特点,前手握拍使用这种胶皮的著名选手有日本的松崎格,直握拍选手有我国的梁戈亮、陈新华等。
海绵胶皮与纯胶皮相比具有易制造旋转、弹性好、落点变化多等特点,目前大部分选手将这种胶皮用于打正手击弧圈球。有的选手在底板的反面加粘光胶皮,用以制造落点和打无旋转球,有的选手在底板的反面加粘楞胶皮,用以打转球,这种胶皮叫做“反胶皮”。
橡胶海绵底板是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主要装备。它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成绩的提高。
因此,国际乒联对橡胶海绵底板的技术规格及性能等作了具体严格的规定。例如,底板的厚度不小于4毫米,击球面上覆盖橡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底板上覆盖的海绵胶厚度不超过2毫米,覆盖物应覆盖整个击球面,覆盖物不能有凹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