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多久传入中国?
150多年前就有了,那时还没有乒乓球吧? 这里有一张1866年上海报纸刊登的广告(如下图)。这个馆的主打项目是“白打”也就是现在台球(斯诺克、八号球等),价格是每盘两毫银。另一个项目叫洋乒乓,应该就是近代的乒乓球。那时候上海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大约4万,所以这些“舶来品”应该普及得挺快的……
还有一张1927年的照片(如下图),一个绅士正在跟一个身着旗袍的女子打台球。这个场景在今天的上海还是比比皆是,只不过打球的人换成了乒乓球。能拍到这张照片说明当时台球已经在上海相当普遍了。
再放一张民国时期北京“京华银行俱乐部”的照片,这应该是民国时期北京的顶级会所了。里面除了羽毛球之外,各种球类运动都有,其中就包括了台球(不知道是不是斯诺克,年代久远没办法仔细辨认了)。
我国很早便出现过类似台球一样的室内桌面游戏。“蹴鞠”相传起源于黄帝与蚩尤大战时,为安抚死者亡灵而发明的游戏,早在汉代时就已相当盛行。后来不断演变,成为“击鞠”、“击球”,从室外发展到室内。唐代击鞠,从室内又发展到室外,而且盛行于宫廷。1906年上海建成第一坐台球房,台球正式引入中国。
台球运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在中国。最早的台球桌出现在广州十三行的外国洋行。1906年上海建成第一坐台球房。民国时期台球开始在中国流行。当时人们称打台球为“打花会”。当时出现的台球桌多为三库台球桌和直式台球桌,使用的台球是象牙球。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美式落袋台球逐渐取代英式台球,成为流行中国的台球运动。新中国成立初,台球运动在中国逐渐衰落,除港澳地区外,在大陆一度销声匿迹。
1978年改革开放使台球运动重又回到大陆。初期,打台球成为一种高消费。台球房不仅设施豪华,而且,打球还必须有陪打小姐服务,因而,被人称为“花头台球”。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台球的贵族色彩逐渐褪尽,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普通老百姓也能光顾普通台球房。台球陪打也在社会舆论压力和有关部门干预下成为明日黄花。
进入九十年代,台球开始作为一种普通体育娱乐项目,开始为广大民众接受和喜爱。中国的台球事业也开始兴旺发达起来。目前全国台球人口已达到1000万人之多。遍布全国城乡的正规台球房约5万家,台球从业人员150万人,台球生产厂商500家,年产值20亿元,台球年消费100亿元。各种形式的台球活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体育娱乐内容,在中国,台球已成为仅次于乒乓球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