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球一千多年?
“击壤而歌”出自《庄子·盗跖》,原文是“尧舜桀纣,其子皆有不肖。舜之居山,耕于丘,立为天子,年老白首,然衣素布衣裳,凿井而饮,耕作而食。”这里说的很清楚了,尧舜的儿子不行,但是孙子行。说明当时是有世袭制度的,而且皇帝儿子不行的概率远大于孙子不行。说明皇帝这一支的传承还是相对稳定的。 《庄子·胠箧》又说“桀纣之长也千岁而不绝。”说明夏桀商纣王统治时间都很长且不间断(中间可能有缺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话,《论语·宪问》“殷因于夏,礼乐、文武,周因于殷,其文德亦如之。”说明殷商的典章制度是继承自夏朝的。同样,周朝的典章制度也是继承自殷商。其中《周礼》里有很多内容都是周公和召公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的内容,可以说是西周初期君臣共同创作的,里面涉及制度比如宗法制、封建制应该都是可信的。 周易里也说“帝乙归妹,其国灭亡。”这个帝乙就是商纣王父亲帝乙,他妹妹嫁给周文王的。文王把妻子放逐到商都,自己住在商的外城。后来武王伐纣的时候就是住在母亲那里,从外城的南门进入都城,象征性地从母姓,以承商统。这基本上坐实了周的封建制。周初的封邦建国可以说延续了夏商时期的邦国制度,而且邦国之间邦国的疆域有非常清楚的界隔。所以可以说周初的华夏大地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
综合来看,中原地区至少从夏商周时期已经是王权国家的形态了。而且王权传承稳定,虽然也有禅让,但是父子相承成为主流。经济文化重心慢慢向中原迁移。当然这个时期的高球应该主要存在于贵族间。和后世所谓的士族高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于秦一统天下之后建立的郡县制似乎破坏了这种传承有序的王朝体系,但实际上秦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政权变迁确实在汉唐之际出现了一些短暂的混乱。但西汉建立者刘邦实际上还是遵循了周朝以来的分封传统,封功臣为王,建立藩屏。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实则各地方豪门大族也趁机扩张地盘,形成州牧割据。孙吴之所以能与曹魏对峙甚至攻灭蜀汉,实际上是有江东大族支持为基础的。到了魏晋南北朝,南朝是以宗室为首加世家大族共掌大权,北朝则是以世家大族为核心构建门阀制度。隋唐之时虽然建立了郡县制统一政体,然而皇权却受到世家大族极大的制约。宋元以后虽然实行崇文抑武的科举取士制度,但是门阀世家大族早已在隋唐时期被瓦解,汉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帝国的进程实际上是被阻断了。中原地区长期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