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球一千多年?
“击壤而歌”出自《庄子·盗跖》,原文是“尧舜桀纣,其子皆有不肖。舜之居山,耕于丘,立为天子,年老白首,然衣素布衣裳,凿井而饮,耕作而食。”这里说的很清楚了,尧舜的儿子不行,但是孙子行。说明当时是有世袭制度的,而且皇帝儿子不行的概率远大于孙子不行。说明皇帝这一支的传承还是相对稳定的。 《庄子·胠箧》又说“桀纣之长也千岁而不绝。”说明夏桀商纣王统治时间都很长且不间断(中间可能有缺位)。
再来看看孔子的话,《论语·宪问》“殷因于夏,礼乐、文武,周因于殷,其文德亦如之。”说明殷商的典章制度是继承自夏朝的。同样,周朝的典章制度也是继承自殷商。其中《周礼》里有很多内容都是周公和召公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的内容,可以说是西周初期君臣共同创作的,里面涉及制度比如宗法制、封建制应该都是可信的。 周易里也说“帝乙归妹,其国灭亡。”这个帝乙就是商纣王父亲帝乙,他妹妹嫁给周文王的。文王把妻子放逐到商都,自己住在商的外城。后来武王伐纣的时候就是住在母亲那里,从外城的南门进入都城,象征性地从母姓,以承商统。这基本上坐实了周的封建制。周初的封邦建国可以说延续了夏商时期的邦国制度,而且邦国之间邦国的疆域有非常清楚的界隔。所以可以说周初的华夏大地基本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
综合来看,中原地区至少从夏商周时期已经是王权国家的形态了。而且王权传承稳定,虽然也有禅让,但是父子相承成为主流。经济文化重心慢慢向中原迁移。当然这个时期的高球应该主要存在于贵族间。和后世所谓的士族高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于秦一统天下之后建立的郡县制似乎破坏了这种传承有序的王朝体系,但实际上秦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政权变迁确实在汉唐之际出现了一些短暂的混乱。但西汉建立者刘邦实际上还是遵循了周朝以来的分封传统,封功臣为王,建立藩屏。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实则各地方豪门大族也趁机扩张地盘,形成州牧割据。孙吴之所以能与曹魏对峙甚至攻灭蜀汉,实际上是有江东大族支持为基础的。到了魏晋南北朝,南朝是以宗室为首加世家大族共掌大权,北朝则是以世家大族为核心构建门阀制度。隋唐之时虽然建立了郡县制统一政体,然而皇权却受到世家大族极大的制约。宋元以后虽然实行崇文抑武的科举取士制度,但是门阀世家大族早已在隋唐时期被瓦解,汉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帝国的进程实际上是被阻断了。中原地区长期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
马欢《瀛涯胜览》载:“高球,其事起于占城(今越南南部)。其国中州邑,人家皆打高球为乐。以石为球,内用鸡翎。击以木杖,其杖短者十二三尺。长者二丈。大者如小儿腿臂,击之过墙或过楼,则为胜矣。亦有马球,亦以鸡翎为球,于软皮内实之,其皮外以线紧束钉于木上。两军对敌如打球之状也。”
从上述记述可以看出,占城的高球运动使用“以石为球,内用鸡翎”所制成的圆形球,并使用木杖击球。从所用球杖及击球方法推测,占城高球与现代曲棍球相似。马欢笔下元明时期占城的高球运动不仅在军队中流行,而且普及于“州邑人家”,成为占城普通民众的娱乐活动。
与马欢同为郑和随同的费信《星槎胜览》中没有关于占城高球运动的记载,而在明代中后期成书的《西洋记》的第13回“西天都下论兵”中,作者对占城军队的高球训练有颇为生动的文字描述:
却说国丈王坚领了三宫娘娘旨意,回府差官役传令,着三军将官,来月操演打高球,为期半月。王坚下令三军,来月各营领兵将官,操演打高球。大小将官及三军领了王坚将令,分头领队,习练此球。习练之期已满,王坚请三宫娘娘,往教场上看高球。
王坚躬身回禀道:“三宫娘娘,高球场有五六里远,这打高球的是两军对敌交锋,臣已将大小将官分做两班,左边一队有将数百员,兵将二万余,右边一队有将四百员,兵二万余人,各执枪刀棍棒,穿着锦甲软巾,对阵两边排开,两边中间有十来丈远,在两军中间立起一杆高幡,两边各打一旗号,左边者为龙,右边者为虎。龙队里有高球一个,高有五尺,方圆八尺,内中用生铁打就,内藏五色梅花鸡翎十万翎,外用好红细软皮裹就,缝得十分牢固,打不破的。两边军士各用棍棒长七尺,粗有大碗来粗。龙队里兵士击起这球,高有五七丈,落下时,两边军士举棍来接,尽力击去,要击到中间旗杆上为度。若击到旗杆上了,龙队添一员将,虎队添一员兵;若击不到杆上,虎队添一员将,龙队添一员兵,照此击打。在两军军士用力对击,你看他这击球之力,有四五百斤之重。两边军兵击打此球,从朝击到日落,两队军士击打乏倦,才停止击球。两边军兵将打落的那球,将棍横担在肩上,从两边队里击着那杆大旗,两边军兵喝一声威扬,方往教场门口而去。这是训练军中勇力的法子。”
据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确定,这个发生在15世纪初的“打高球”的故事应属当时实况的记述,而在明代万历年间根据郑和下西洋故事编写的话本《西洋记》中把这个场面加以渲染,记述为15世纪初发生在占城的故事。
占城的高球运动的史料,不仅作为“国俗”的民俗体育活动见于郑和下西洋期间的实录中,而且在晚明文人的话本小说《西洋记》中还有有关此运动的记述。这些史料证明,至少在15世纪初、16世纪中叶,占城的“高球”这一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草根体育活动就已十分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