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哪有教乒乓球?
我是在2012年暑假开始练乒乓球的,当时17岁,在武山县二中读高二,因为武山是国家级贫困县 每个假期都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今年恰好是建国63周年,所以举行了全县范围内的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我也报名参加了 在武山县二中体育馆内,我们班与其它几个班分在同一区域,每个区域有四个桌子摆成方形,对面坐的就是其他班级的同学和老师。
我被分到的那个组有我的一个朋友,他打乒乓球的时间比我长,虽然我一直在练习,但他已经基本上能和我抗衡了(我是直板单面攻球,他是横板两面拉球)。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正规的县级乒乓球赛,我们两个都很谨慎,都想要取得名次,所以每局打得都很难分上下(都是11分制)。
最终我们班以小组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到了下午最后一轮比赛的时候,对手似乎发现了我的弱点(正手挑打和后手的推挡不厉害),不断地发球抢攻,而我这边我的朋友状态不好,始终处于被动,随后对方又换了一个力量型的选手,我的反手推挡终于出现了漏洞,被对手连续进攻得手,中局阶段我们连输几局,形势顿时严峻起来.... 情急之下我调整了战术,改变之前稳扎稳打的战略,采取搏杀的策略(毕竟年龄小,心态容易波动),果然有效,后来竟反败为胜,赢得了最后一局比赛,最终我们班获得了亚军
赛后我受到学校领导的赞扬,还奖励了我几十块钱的礼品(很珍贵)。从那天起我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去体育馆都不忘去乒乓球桌旁围观,偶尔也会请师傅们指点几下手腕、步伐之类的基本功,师傅们也总是有问必答,非常热心。
现在回想起来,县二中的那些老师(尤其是体育组的)其实是很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的,除了文化课之外,他们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让我这个贫困生的精神世界没有缺失。只可惜毕业后为了生计纷纷远离家乡,现在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那些恩师们了。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上的各种问题使人们越来越缺乏自信,甚至引发种种性格上的缺陷。乒乓球运动通过球拍与球接触,通过自身的运动使球拍击球越过网,击打到对方台面上的一种隔网对抗的竞技项目。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又把这项运动加入了“地板乒乓球”这样一个表演性项目,就是没有球网,不限制在乒乓台内,使这项运动不受空间大小的限制,使运动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竞技性。那么乒乓球运动对人们性格上有哪些影响呢?
1、提高人们专注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使人更加的有活力、自信。乒乓球运动集脑、眼、手为一体,并且要协调一致。在对抗中,双方球手你来我往,争先恐后,扣人心弦,使人心情随着比赛起伏而起伏,使人更加投入于比赛中,提高专注性。在一次次扣杀、截击中,要运用各种技术,使出各种旋转,球手要反应敏捷,快速出击,回防,从而使人在大脑和肢体上快速反应,更加有活力,更加自信。
2、使人处事更加小心谨慎,精明仔细。在乒乓球比赛中有这么一个术语:“一板定输赢”,在平常的生活中同样如此。处事要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会功败垂成。
3、培养人们永不放弃,奋勇拼搏,敢于亮剑的精神。在对抗过程中,人们会面临各种险境,有时甚至大比分落后,如果失去信心,就此放弃,在生活或工作中会前功尽弃,所以要奋勇拼搏,永不放弃,敢于亮剑。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中,马龙对张继科的男单乒乓球决赛中,马龙在1:2落后的情况下,并且第四盘在局点的情况下,最终顶住压力,力挽狂澜,夺得世界冠军,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永不放弃,敢于亮剑的精神。
4、培养人们团结合作,互相关心的精神。在双打比赛中,要团结合作,相互关心,要配合默契,相互沟通。这种精神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5、增强人们的时空意识和战略战术意识,提高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对抗过程中,要从时间和空间上思考如何控制击球时机和落点。在每次进攻和防守中要从战略上思考最终战胜对手的方法,思考对手的心理。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要从上述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有思路,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鲁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