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乒乓球不行?
先引用一句《一代宗师》里的话,“武林之中,比功夫外家拳讲究内家功的,比内家讲究外家打的,绝无仅有” 乒乓球的外行人看,是一项非常绅士的运动:运动员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拿着球拍有板有眼地说话、打球,打输了还互相握手祝贺加油。 但实际上这是项很激烈的运动,需要很强的体能和技巧。 而且就像武术里有内外家之分一样,乒羽项目也是分进攻型 和防守型的。
美国队是防守见长,中国、韩国、欧洲很多球队都是进攻型打法。 像张怡宁这种女选手,直板反手快撕弧圈打法在攻击力十足的欧洲队面前都不占上风,必须依靠扎实的功底和对手拼到赢球。 而防守型的打法对于肌肉的抗压性要求更高。
美国队的队员身高一般,肌肉不算特别强,更多靠速度、灵活来弥补,打法偏防守,加上西方人发球抢攻不是他们的优势所以技术风格就决定他们在世乒赛上成绩不会太好。 不过如果给美国队一个马特亚、许昕或者林高远这样的队友,他们还是有希望打进前8甚至争夺奖牌的。
最后提一下乒乓球运动在美国群众基础比较好,很多学校都有乒乓球台,经常看到黑人孩子打乒乓球。但羽毛球好像没见到有人在打。
一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提高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和社会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投入、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当然还需要有合适场地、器械、设备、器材、服装等因素。
从你的疑问可以体会出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水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之所以乒乓球水平这么高主要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政府在资源上投入得多;有良好的选拔人才机制;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高水平的训练基地,运动员可以使用最先进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训练。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都有,运动员可以按季节变化选择到各种不同天气的地方进行训练,以期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运动员和教练员、陪练员、队医、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后勤保障人员一起集训时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多,可以共同进步。
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尽管美国人口比中国要少很多,但各种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却很高。美国成为体育强国的途径和方式与中国不一样。美国重视培养运动员的全面能力,而不是让运动员从儿童期就开始进行单一项目的专业训练。美国体育明星可能在中学时代是橄榄球明星,或者田径明星,进入大学后才接受乒乓球专业训练。美国中学和大学体育是高度竞技化的,各种体育俱乐部林立,可以为体育明星的出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美国有完善的体育经纪人体制,职业体育明星个人的工资和收入要远远高于美国普通老百姓,当明星的高收入成为社会现实后,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的热情更高。
中美两国体育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不一样,很难说那种模式更好、更科学,但中国在某些重点项目上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