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乒乓球有省队吗?
1953年,由安徽省体委组建的安徽省乒乓球训练班成立,这是安徽省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第一个正式意义的运动队,隶属于省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当时没有设立行政级别,由一位主任直接领导。 1976年以后,国家实行体育体制改制,各省(区、市)陆续成立了专业体育运动学校,开始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实行培养职业体育运动员的建制。
当时的体育院校分为两个系列,即普通体育专业和竞技体育专业。前者主要培养一般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后者则是专门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198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部分省市建立了4个试点单位,试行新的体育制度。1982年,原国家体委颁布《运动员职务等级划分暂行规定》,对运动员职务予以明确界定: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荣誉称号: ….”并具体规定了一级运动员“须连续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或取得与二级运动员相当之成绩”。
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者,由国家授予运动健将称号,颁发奖状。1985年,为加强和规范运动员等级制度的管理工作,国家体委会同人事等部门联合发布了《运动员等级管理办法》。 根据这些文件的规定,只有参加全国运动会决赛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方可被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并获得证书。获得四级运动员称号者,只能授予业余运动员称号。
安徽乒乓球历史悠久,涌现出王文荣、张立、乔红、刘伟、柳承敏等世界冠军,为国家乒乓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徽乒乓球项目发展停滞、成绩下滑,甚至一度缺少专业队,仅在2011年时组建过一个省队,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解散了。
省体育局、中国乒乓球学院、合肥市采取共建的方式,恢复重建安徽乒乓球队。“此前,安徽乒乓球队解散、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训练条件,导致无法开展相关的运动队和培训工作,人才断档。”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因此,此次引进中国乒乓球学院,在长丰县共建安徽乒乓球发展基地,将解决安徽乒乓球没有专业队训练条件的“瓶颈”问题,为中国第一个“国球梦工厂”的打造提供条件。
据悉,安徽乒乓球发展基地落户长丰县吴山镇,分为教学区和训练区两部分,占地约300亩。项目正在规划中,预计投资3个亿左右。共建之后,中国乒乓球学院将选派专业的教练组,负责安徽乒乓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训练,承担安徽省乒乓球队的训练、管理等工作,组建省队和运动学校的乒乓球队伍参加全国和全省的运动会及有关赛事;开展社会培训和乒乓球活动推广。建成后每年可培训专业、业余学生运动员、教练员约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