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论中国国足?
盛羊最佳答案
首先,中国足球在普及度上就远低于篮球、排球甚至乒乓球。群众基础薄弱是中国足球百年衰败的首要原因! 其次,足协的无作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么多年了,足协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创新和突破。青训建设、选拔人才、联赛制度等方面没有一项让球迷满意的。
最后,国内职业联赛的球队都是企业或者集团出资组建的,目的是赚钱。但在中超这样的顶级联赛里,俱乐部的投入还是太小。球员的工资、引援费用远远比不上欧洲豪门。在亚洲范围内,中超球队的投入水平也只能排在中下游。 足协这些年一直想推进联赛的改革,比如增加升降级名额,比如把中超分成南北两个赛区,但始终没有推行下去,究其原因还是利益使然。北方球队不愿意降级,南方球队不想分走北方球队的联赛奖金。各踢各的脚,国足自然越来越差。
归化球员是为了冲击2022年世界杯做准备的。但从效果来看,并没有太大作用。 首先,归化球员不代表就能进入国家队名单;其次,即使进入了国家队大名单也不代表就能登上决赛的舞台;最后,就算登上了决赛的舞台也不代表能拿到最后的胜利。 中国足球现在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青训方面没有看到政府或协会推动的显著举措,联赛方面没有高水平的外援和外国教练来提升竞技水平,海外归化球员又有限且达不到质的变化…… 中国足球未来该向何处去,这恐怕不是一个足球爱好者能思考清楚的。也许只有真正推动青训体系改革,从普及足球运动、培养足球兴趣开始,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足球的发展道路。
中国足球长期低劣的状态,已经使得广大关心中国足球的人士对于中国足球的评价大都带上了极为负面的情绪,而且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我们也很容易找到可以佐证中国国足差劲的理由和事实,但是,在我们为中国国足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现实感到气馁和沮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国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已经开始追赶上了韩国、日本等传统亚洲强队了。
中国国足的长足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
(1)已经没有明显的短板
中国国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十分明显的短板,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国足没有一个优秀的,具有号召力的核心灵魂队员,第二是后防线上的整体配合和能力存在较大缺陷,第三是中场控制力不够,在这样的短板制约之下中国队在任何大赛中都没有太好的发挥,但是从近几届大赛的表现来看,中国在灵魂人物、后防线和中场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后防线,由于冯潇霆、张琳芃、郑智、张呈栋、赵明剑等队员的涌现,中国后防线的提升速度非常快,已经不再是其他国家大国家队面前的“纸糊的门神”,而相比之下日、韩后防线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升反降的趋势。
(2)亚洲区预选赛屡屡取得突破
近几届世界杯、亚洲杯的预选赛中,中国国足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进步,打破了多年以来徘徊在预选赛16强大关之内无法实现质的突破的魔咒,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预选赛中,中国队历史上首次跻身10强,而且在赛前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中国队在10强赛中竟然以231的成绩高居小组第二,而韩国作为亚洲霸主却尴尬的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2015年亚洲杯,小组赛连负于韩国、菲律宾,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国足将无缘8强,而最终中国队却以小组第三涉险晋级;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中,中国队在小组赛落后4分的情况下实现小组第二逆袭奇迹杀入12强(日、韩40强小组赛均为全胜晋级),在12强中国队目前取得了213的成绩,依然保有杀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梦想,而这样的成绩已经完全打破中国国足的魔咒,也超越了日、韩在同阶段的表现。
(3)面对强队更有斗志
曾经的中国国足一遇到诸如日韩这样的强队就全线崩盘,而近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中国队在和日、韩的对抗中已经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在今年的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国队两战韩国一平一负,表现出了不俗的斗志,而在2013年东亚杯和2015年亚洲杯两场和韩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保持不败,此外在2015年亚洲杯小组赛中国队还击败了伊朗,并战平了日本。中国国足在和强队的对抗中不再毫无信心可言,甚至已经能够与之一争高下,这足以说明了中国国足取得的长足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国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于中国国足我们应该重新建立起信心,毕竟从2015年起中国国足平均每年保持了近20场的热身赛和正式比赛的记录,如此高密度的比赛经历对于球员能力和经验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中国足球离赶超日、韩已经越来越近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国足一定能够驰骋于世界足坛之林,“东亚病夫”的帽子必将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