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波什么时间?
3月7日 星期天(农历正月二十)上午九点五十七分56秒开始,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惊蛰这个节气在公历每年的3月4-5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时。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到了惊蛰节气时,白天已达到11个小时;而夜晚虽然还是比白天短,但是已经开始慢慢加长。
中国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这里的“桃始华”说的是桃花的花期,“仓庚鸣”说的是黄鹂鸣叫,“鹰化为鸠”指的是古时认为的秋天鹰变成鸠的意思。
而在西方气象学看来,所谓“惊蛰”其实就是指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真正决定天气冷暖,影响物候变化的,主要是东风和东风带来的雨滴。 所以,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诗词还是西方的现代文学,描写春天时的场景无不出自于东风、春雨。 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雨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喜欢用各种比喻词句来描绘下雨的样子。 “夜来风雨声,春深花几许。”——五代·李煜《虞美人》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斜风细雨不须归——唐·王维《早春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初春小雨》 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描述的降雨都是随风悄然而至的,而且是细密的,如同丝带一般。
另外,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除了喜欢春雨,也特别喜欢下雪,特别是晚唐人吕温的一首《春日书怀》几乎成了咏雪的经典之作:“今朝佛饭足,昨夜月盈手。忽闻春信来,弄梅清早后。——纷纷剪桃李,袅袅媚花草。一夜东风起,万山绿遍周。”